廖公在狱中

红岩博物馆12-07

廖承志同志(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里,曾七次坐牢,却始终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1942年5月,担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青年部长的廖承志因叛徒出卖,在粤北乐昌县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关进江西泰和马家洲集中营。

虽然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母亲何香凝都是国民党元老,但特务仍采取卑劣的手段对他进行威逼利诱。先是“突击审讯”,以死相逼,接着又采用“疲劳审讯”,让他不得休息,但廖承志除了承认是共产党员外(这一点对特务来说已不是秘密),其余概不作答。

黔驴技穷的特务,搬出省党部要员,决定从宣讲三民主义着手,与廖承志展开辩论。而廖公对此不屑一顾,当这些人在台上喋喋不休时,他却在台下呼呼大睡,酣声如雷,弄得这些人自觉没趣,各自开溜。特务对廖承志的审讯可谓花样百出,一次,他们突然问廖承志:“你的父母都是国民党元老,你却参加共产党来反对国民党,那不是反对你父母吗?”面对这群无耻之徒,廖公觉得必须给予坚决的回击,只见他豁然而起,滔滔不绝地说道:“不错,我父母是国民党元老,但他们致力于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试看今天的国民党,他们不仅背叛了总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屠杀共产党人,镇压工农运动,迫害进步人士,并且对外奴颜婢膝,丧权辱国,大敌当前,无心御敌,却发动皖南事变,惨杀抗日志士,这样的政党,谁还会拥护。我参加共产党,不仅不是反对父母,相反是继续他们未尽的事业。”特务本想难住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局面,只好草草收场,将他押回牢房。从此以后,便在囚室里放一个马桶供他解便,每天给他两顿掺满砂子的盐水饭,就不再管他了。

廖公喜欢画画,他说通看守,帮他买来纸笔,以作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的画含蓄、拙朴,却寓意深远。在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至今还展出有他的四幅画:一幅是他在吃饭,一边吃一边正从碗里挑出一堆砂子和一只蟑螂;另一幅是他坐在马桶上大便,一只很大的蚊子叮在他的屁股上;还有一幅是他正睡觉,老鼠却在他的房间里翩翩起舞,举行婚礼。通过这些画面,可以看出他处境的险恶,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在敌人的威逼面前,昂奋达观、幽默诙谐的坚贞品格。

1945年1月,廖承志被转往重庆渣滓洞关押。在狱中,他每天都在牢房门口高唱《国际歌》,看守禁止不了,害怕引起骚动,于是将他转到离白公馆约一里远的黄家院子秘密囚室单独关押。

由于我党和何香凝、宋庆龄等的大力营救,1946年1月,廖承志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