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脚板”陈以文

红岩博物馆12-07

陈以文,1923年1月出生于湖北沙市一个小商人家庭。1935年12月,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掀起。年仅l3岁的陈以文和同学们一道参加游行,开始受到革命思想启蒙。在斗争的实践中,他逐步认识并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秋,因“皖南事变”与组织失去联系的陈以文考入重庆北碚复旦大学。1943年初,他来到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与党组织接上了头。

1944年下半年,陈以文和杜子材在南方局青年组的领导下,创办了《中国学生导报》,为了办好《导报》,他经常和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通宵不眠。由于当时北碚不具备办报的诸多条件,比如打印、排校等要到主城才能完成。陈以文常常晚上送稿件到主城编排、印刷,早上返回北碚进行寄发。久而久之,练就了一双“铁脚板”。

1947年春,陈以文接受组织安排到农村进行组织发动,担任上川东第一工委委员,在达县、梁山、大竹、垫江一带工作,这让他的“铁脚板”派上了用场。于是,陈以文总是足登草鞋,穿着当地农民的服装,头顶草帽斗笠,翻山越岭,深入贫苦农民群众中,通过拉家常的形式,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就是这双“铁脚板”,走遍了上川东的广大农村,很快广泛建立起了农民革命组织。一次,他为了把油印好的《土地法大纲》从垫江送到的梁平,在6个钟头内跑完了90多华里山路。当受命在中途截他的特务到达时,他早超出特务几十里外了。敌警察局长忍不住哀叹道:“共产党里真有神行太保,陈以文就是。”敌人更是把他传说得神乎其神,说他能够飞檐走壁,来无踪去无影,悬赏500大洋抓他。

在“铁脚板”的奔走下,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上川东地区党员发展迅速,先后组建起了张家乡、杨家乡武工队。1948年2月,陈以文带领队伍在大竹张家场、文星乡、杨通乡一带发动了武装起义。1948年3月,根据组织安排,陈以文受命组建了梁(山)垫(江)忠(县)工委,任工委书记,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不久,由于武装暴动失利,陈以文不幸被捕。在监狱里,敌人施用电刑来摧残他,但除了“不知道”外,一无所获。

1949年11月14日,陈以文和江姐等30名烈士被敌人秘密杀害于“中美合作所”电台岚垭,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