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南方局驻足红岩后,积极开展与延安党中央的各方面联系。在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领导下,一系列秘密通讯网络随之建立。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三楼就设有秘密电台。位于重庆红岩村的八路军驻重庆办公大楼远远望去,只是一栋二层小楼,唯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才知道,其实楼高三层,三楼即为秘密电台所在地。从宽阔敞亮的一、二楼进入三楼,房间的空间顿时变得狭窄低矮。细长的走廊仅容一人通过,六间房间最高处不过2米左右。您可别小觑这阁楼般的房间,在抗战时期,它却是国统区密切联系党中央的“生命线”。 当年的重庆,市场上贩卖鸡鸭的商人,将鸡鸭关在木条或竹篾条钉成的狭小的笼子里。因三楼机要科房间狭窄,同志们由此得到启发,将机要科称之为“鸡鸭行”,机要科科长童小鹏即为“鸡鸭行长”。每当同志们这样亲切称呼时,童小鹏总是乐滋滋的。“鸡鸭行”的工作量很大,每天必做功课是抄收新华社消息、解放日报消息、社论等,供南方局领导和办事处同志阅读。抄报是最辛苦之事,为了报文完整,中途不能有任何耽误,即使是上厕所也不例外。抄报时间比较长,机要科的同志们有时从旭日东升抄写到月上柳梢。
“鸡鸭行”的人员不得外出,更不能与家人通信联系。报务员杨力平自1940年从延安到红岩村工作,便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她姐姐四处打听其下落,好不容易找到冯文彬,要求见见妹妹,冯文彬面有难色,推辞不过,只好说:“你写封信,我交给周恩来同志吧。”周恩来收到冯文彬转来的信件,立即找来杨力平,和蔼地对她说:“你是秘密战线的战士,来重庆时已经学习了纪律和制度,在这方面你做得很好。今天,我有一封信要给你看,但是,信件暂时由我保管,我代你回信,小杨同志你看如何?!”杨力平忐忑不安地接过信,一看是姐姐的笔迹,她的眼圈红起来了。屈指计算,已有几年的时间没有与家人联系了。年老体衰的双亲是否安康?姐姐的婚姻幸福吗?她颤抖着双手,打开了信件,看见熟悉的呼唤,她抑制不住感情的闸门,泪水哗地流下来。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从不服输的坚强战士,面对亲情,却是如此的软弱。周恩来默默地注视着她,他暗下决心:照顾好这里的每一个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