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依托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而建立,于2012年被中组部确立为全国13家特色党性教育基地之一。基地教学区域主要分布在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上清寺、解放碑和沙坪坝区烈士墓、陈家桥等片区。
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为宗旨,依托丰富的红岩革命历史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资源,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把握党建工作要求,立足重庆,面向全国,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作为,成功走出了新时期党性教育工作新路子。
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围绕红岩精神及其内涵实施教学。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经过长期斗争逐渐培育形成的,集中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其深刻内涵和独特的历史价值对培养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届中央领导人高度重视红岩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关心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的发展和建设。先后有二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过红岩,并对红岩精神予以高度评价。
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自为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题写馆名,并强调:“要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万代——像我们的前辈那样,像我们的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
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重庆考察时,围绕红岩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002年10月,胡锦涛同志视察重庆时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红岩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
2007年1月,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下辖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等三大主体馆,对外开放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等24处红色旅游景点。其主要职责是保护红岩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红岩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宣传和弘扬红岩精神,积极发展红岩文化。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全国机要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党性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00余万人次。以此为依托 ,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得以不断发展,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三年来,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共接待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100多人次,接待专门进行党性教育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达500多个,充分发挥了基地在党的人才培养和党的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