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诤言写出的同志真情

《红岩精神与群众路线故事读本》08-17

抗战时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过的同志很多,他们因工作需要从不同战线、不同地域调到一起工作,在这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又因工作需要,也常常有战友调往他处的情形。调来、调离,来来往往,本是寻常之事,但在红岩这个大家庭里,寻常之事有时也会留下启迪后人的遗存,见证感人至深的同志真情。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的一份名为《赵继离渝留言纪念册》的国家二级革命文物,就是一个至今读来尤令人感动、令人深思、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录。

这本足有50页的手工制作的小纪念册,其当年的主人就是曾在红岩工作近八年的原南方局机要电台工作人员赵继。赵继(1913—1984)是四川苍溪人,1931年参加苍溪地下党游击队,1933年加入红军,后参加长征;1938年8月,他从延安中央机要局被派到重庆,在南方局长期从事机要电讯工作。

在红岩,机要电讯的工作极其重要,也极其艰苦。机要电台设在办事处3楼,房间只有1.5米高,站在窗边就可以摸到屋檐,像个鸽子笼一样,一到夏天,重庆气温往往40度以上,而赵继的工作房间却连开窗透气也不能随便,因为对面山头上有国民党的监视哨,要防止窥视,室内闷热得简直喘不过气来,赵继等男同胞就只好光着上身工作。一天下午,周恩来亲自上楼送来一份重要急电,看到赵继光着上身,豆大的汗珠还在一个劲儿地如泉水般往下淌,便关切地开玩笑说:“哟,你简直像从水里捞起来的一样,你不叫赵继了,我看叫赵大汗吧。哈哈!”还递过毛巾叫赵继擦擦汗休息休息。赵继一看,周恩来身上的白衬衣也是被汗水湿透了,头发也被汗黏到一块儿,并不轻松啊!心里十分感动。从此,赵继就有一个“大汗”雅号,人人都这样叫他。南方局机要负责人童小鹏结婚生子后,有同志还以此为题做了一副对联:大汗流大汗汗流浃背,小鹏生小鹏鹏飞万里。

1945年11月,因工作需要,赵继奉调回延安。临行前,他用练习簿纸作内页,用牛皮纸作封面和封底,装订出一个留言纪念册,请红岩的首长和战友们写下临别赠言以为留念。赵继性格耿直,忠诚朴实,工作勤恳认真,深得同志们的赞赏,平时无论在工作中或生活上,与大家相处都非常和谐融洽,因此,大家也都很乐意借此机会给他写点文字。王若飞、荣高棠、徐冰、王炳南、许涤新、刘少文、华岗等南方局和办事处的40多位领导和同志都分别在小册子上题写了临别赠言,或褒扬,或鼓励,如王若飞题写的“精通业务,埋头苦干”,既是对赵继以往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今后的期望。很多留言则充满了直抒胸臆的提醒或互勉,一篇赠言这样写道:“在您我临别的今天,我并不想歌颂您的长处,因为这个大家已经说得很多了。这里我只写出一点希望。希望您回去以后,好好地总结您的缺点,切实而认真的改造自己的毛病——思想上的狭隘和学习上的好高。”

还有如罗清和蒋金涛:“从政治出发看问题,来清除思想狭隘的毛病,实事求是地去提高文化水平,用更虚心的精神去学习。”

荣高棠:“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到自己的缺点。当对别人有意见时,不要放在心里,最好是当面和他说说。愿我们两人都以此自勉。”

刘少文:“如何打破思想的狭隘性呢?不是一个人苦思焦虑,更不是死硬的坚持己见;而是要虚心的去和大家讨论,多考虑不同的意见,遇事要和同志们多商量。”

林青:“要把自己的包袱丢掉,必须打开脑筋,从思想上检讨和反省自己,反省愈深刻,进步愈快,收效也愈大。”

华岗:“搞通思想方法,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把经验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加强群众观点,多接触新鲜事物,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克服狭隘性的重要思想步骤。”

宋平:“大汗同志,我觉得你有很多优点,如像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我觉得你也同样地和我们一样存在着缺点,这缺点我了解得不深刻,但我可以诚恳地向你指出来:就是政治上还不够开展,就是还有些狭隘。这些缺点,我比你还厉害,但相信是能够克服的。你现在有机会去延安学习,希望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并发扬自己的优点。”

这本小册子,被赵继随身珍藏30年后,于1975年捐赠给红岩革命纪念馆,回到了它的诞生地。我们今天翻开它,一篇文字,一腔热诚,一句诤言,一片真情!红岩同志间坦诚相见、开诚布公的真挚友谊,让人感同身受。这本留言纪念册,教育了我们自觉杜绝人际间的恶行——虚伪的奉承、阴险的附和、暗中的挑拨、背后的攻击等等,促使我们更加珍惜人际间的质朴和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