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兴
1942年7月,继“南委事件”后,因叛徒出卖,广西桂林又发生了“七九事件”,中共广西省工委遭到破坏,省工委副书记苏蔓等牺牲,省工委书记钱兴在群众的掩护下脱险。破坏事件发生后,广西工委党组织与上级党失去联系,紧急之中,钱兴贯彻党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十六字方针,果断决定把广西党组织和活动重点转移到农村,厉行南方局提出的“三勤三化”,扎根到广大群众中去开展工作,以生产自救求生存,以隐蔽斗争求发展,在艰苦环境中,肩负起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使命,领导了广西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钱兴率先埋头苦干,化名“蔡亚十”,带领重新建立的省工委机关的同志,以广东难民、潦倒生意人的身份进入广西钟山县偏僻山区,辗转于英家乡白沙井和燕塘乡牛峒一带,扎草搭棚栖身,戴着600度近视眼镜,跟贫苦农户打成一片。赤脚裸膀爬山路钻草丛,垦荒地种粮求生存,并向农民大哥学习砍柴烧石灰以筹经费。刚开始时,从未干过农活的钱兴经常弄得皮破血流,肩膀压肿了就用艾叶熏疗,脚板磨裂了就用桐油“封闭”。有段时间,生活极其困苦,靠群众接济,一斤或半斤米熬成稀粥,几个人吃一天。由于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他还患上了肺结核。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钱兴总是以乐观昂扬的精神感染、激励着同志们,他经常说:“虽然南委被破坏了,我们暂时无法和上级党联系,但党中央一定会关怀我们的。我们党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群众在我们这一边,我们必然取得胜利”,“有党员在,就有党在。有群众就有办法,有群众就有希望!”他教育同志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要准备坚持长期的斗争。有一次,他们在开垦一块荒地时,钱兴兴致勃勃地进行生产规划,打算先种两亩红薯,再栽上果树;第二年继续垦荒扩种,争取再种四五亩,鸡要养到三十只,采取边养边卖的办法。当时有位同志对他种果树的计划提出异议,认为目前只是暂时居住,果树生长周期慢,不应该种植。钱兴语重心长地说:“目前的要种,长远的更要种,我们单为眼前,不为将来,还干什么革命?”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收的成果,钱兴和同志们终于以自己的双手解决了省工委机关人员的口粮和生活费。钱兴也从一个“落难的生意人”变成了一个样样会干的农活好手和烧石灰的能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志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共产党员只有像钱兴同志那样,能够忍着痛苦,不怕皮破血流,才能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否则,尽管嘴巴上说得好,在行动上却不能实行,贪图享乐,那就可能成为逃兵,甚至贪生怕死,成为革命的叛徒!
1941年钱兴曾在桂林临桂国民中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领导广西党的工作,那一年国十班毕业时,他题赠了一副词给同学们作为留念:“实事求是,埋头苦干!”就是以这样的精神和态度,在群众的掩护和帮助下,钱兴在生产自救的同时,还进行了艰苦的组织恢复和秘密工作。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到1943年底以前,终于把全省被破坏的情况弄清楚,在各地陆续重新建立起党组织,省内各地下党的活动又逐渐恢复了。到1944年底,广西省工委先后恢复建立了县委和特支20个,还建立了各类抗日武装30多支共5000多人,创立了10个区、乡抗日民主政权,不仅为广西抗战做出了贡献,并为民主革命武装斗争准备了骨干和积累了经验。1945年秋,钱兴亲自到重庆与南方局接上头,恢复了广西党与上级失掉三年多的组织联系。看了钱兴给党中央写的报告,周恩来赞叹说:钱兴领导广西党坚持了党的旗帜,保存了党的部分力量,难能可贵!
1947年夏,广西省工委被撤销,钱兴调任中共粤桂湘边区工委副书记兼粤桂湘边区人民解放军副政委,全力投入民主革命武装斗争。1948年,钱兴率领一支小部队掩护主力部队转移,于11月初在突围战斗中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