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高层里的共产党员——阎宝航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故事》08-17

阎宝航

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渝中区两路口的重庆村17号远近闻名,重庆村是一个有着17栋房屋的住宅区,17号位于这个住宅区最靠边的一栋三层楼房,这里一直是流亡学生,难民和革命者的栖身避难处。因其主人姓阎,因此得名“阎家老店。” “阎家老店”的主人是张学良的挚友,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的“红人”,却又和周恩来保持着单线联系的“神秘人物”,他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的传奇人物——阎宝航。

阎宝航1895年4月6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望台乡小高丽房村。1918年毕业于奉天两级师范学校。1918年4月创办了奉天贫儿学校,得到程砚秋、张学良、郭松龄等人的支持。曾留学英国,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德语。1921年,被基督教奉天青年会聘为青年部干事。先后组织“星期三会”、“启发学社”等团体讨论新文学,学习马列主义,探讨救国救民之路。

东北沦陷后,阎宝航追随张学良在关内组织抗日救亡运动,蒋介石夫妇看重阎宝航是张学良的高级幕僚,以及他的基督教背景,钦点阎宝航出任新生活运动总干事。

在陪都重庆,阎宝航交际众多,朋友广泛,在社会各界声望颇高,他同国民党要员几乎都有来往。作为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的红人,阎宝航得以周旋国民党核心领导层和美英德等国的外交圈七年之久。

1937年9月,经周恩来和刘澜波介绍,阎宝航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决定吸收阎宝航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是经过了毛泽东、董必武、叶剑英最高层领导的批准。入党后他的真正身份,只有中共南方局的领导核心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与李克农知道。

1941年春天,周恩来找他谈话,说共产国际、苏共希望帮助他们搜集包括蒋介石本人及国民党的一切军事、政治、外交的动态以及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

1941年5月初的一天,以国民党高级官员为主的一个小型宴会上,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悄悄告诉阎宝航说:“德国马上就要进攻苏联了,时间大概是在6月20日前后一个星期。”阎宝航听到这个消息时,心跳都加速了。为了确认消息的准确性,他装着漠不关心的样子,又不动声色的向孙科打听,孙科回答说:“是委员长亲自告诉我的。”听了孙科的话,阎宝航立即借故提前退出了酒会,让交通员李正文将这份重要情报立即传递给延安。

当时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在延安有一个联络小组,他们也是苏联红军总参谋长部的情报人员。他们拿到这份情报后,立刻将此情报告给苏联方面。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向苏联发动进攻。由于事先掌握信息,苏联及时进入战备状态。正是由于这份情报及时、准确,使苏联免遭灭顶之灾。1941年6月30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8天,斯大林特意给中共中央发来了一封感谢的电报。这是阎宝航情报生涯的第一次杰作。

1941年11月,国民政府军政部所属的军用无线电台总台第四十三台破译了日军即将偷袭珍珠港的密电。阎宝航及时获知了这份战略情报,延安收到情报后,立即通告苏联,并由苏联转告美国,傲人的美国人并不相信中国电台有破译日军密电的能力,这一重大情报没有引起美国人的警觉,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他因此受到共产国际情报局的表扬,这是阎宝航情报生涯的第二次杰作。

1945年8月9日,当苏联红军向日本关东军打响第一枪的时候,由于阎宝航及时获取整个关东军的详尽情报:包括所有部队的分布,秘密要塞的位置,军事交通的地图,武器装备和给养的清单。甚至还有日军所有连级以上指挥官的花名册,苏联红军由于拥有情报上的绝对优势,在随后进军东北的行动中占尽先机。令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在短短一周之内就被彻底消灭。这条情报缩短了“二战”的进程。这是阎宝航情报生涯的第三次杰作。

1946年9月,鉴于阎宝航已经被国民党特务列入了黑名单,中共党组织安排他返回东北家乡,担任辽宁省政府主席。

1995年5月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仪式上,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说,阎宝航同志1941年6月16日,提前向苏联提供了关于德军进攻苏联日期的准确情报。在二次大战最后阶段向苏联提供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详细军事部署资料,这对苏军打击日本关东军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都将载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阎宝航的功绩是俄罗斯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