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炸不走的

红岩精神与群众路线故事读本08-17

在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暨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大楼门前展示着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是1940年周恩来与邓颖超在日机刚轰炸后,站在被震坏的办事处大楼门前的特意留影,表示炸不走的历史见证。

抗战时期,从1938年至1943年,日寇对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六年灭绝人性的大轰炸,重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敌机轰炸次数最多、损失最惨重的城市。日寇对重庆实施密集性的大轰炸,企图以此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1939年5月3日至4日,日机共出动飞机72架次,首次大规模地对重庆人口密集、商业繁华的市区进行轮番的狂轰滥炸,史称“五三”、“五四”大轰炸。这次轰炸使山城重庆被炸成一片火海,数日不熄。重庆街头随处可见被炸得血肉模糊的尸体,到处都是断壁残垣,重庆一片惨状。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渝办事处驻地机房街70号也不幸被炸毁。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连夜撤往城郊正在修建办事处大楼的红岩村。

大轰炸后,日寇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而中国人民是不会屈服的,也是炸不垮的。为了加强抵御日机轰炸和空袭,国民政府及大后方人民加紧修筑防空洞,抗御日寇的肆虐暴行。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人周恩来也号召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的同志们走上街头,宣传抗战和普及防空知识。周恩来直接领导的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在重庆被炸的残垣断壁上刷下巨幅标语:“愈炸愈强”,鼓舞人民,以示不屈。

1940年5月,日机在重庆上空肆虐。周恩来和办事处的同志们在听到空袭警报后,全部躲避进了防空洞。不一会儿,敌机在红岩上空盘旋,突然巨大的爆炸声响起,原来敌机投下的一颗炸弹落在了办事处前面的山沟里,巨大的爆炸声,使同志们在防空洞里感受到洞顶泥土的震落,但人们都一动不动。当敌机飞远了,周恩来走到防空洞洞口,对大家:说“再耐心等一下!”周恩来温和的话语安抚着人群。这时大家抖动着身上的泥沙,开始说话了。周恩来询问有无人员受伤,大家回答:“没有。”

警报解除后,人们有秩序地拥到洞外,查看被炸后的损失。当大家回到八路军办事处,发现大楼的墙壁被震坏了很大一块,非常气愤,同时也很担心。这时身为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站到被震坏的大楼前面,坚定地对大家说:“日寇企图用轰炸来摧毁我们的抗战意志,迫使我们屈服投降,但我们是炸不走的。”说完,特意让办事处的同志给他和邓颖超在大楼震坏的墙壁前照相,以示其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