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发出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莅渝谈判。毛泽东、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定接受邀请。8月28日,在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飞抵重庆。
毛泽东在重庆的43天里,和蒋介石有过多次会谈。毛泽东或单独与蒋介石会谈,或率中共谈判正式代表周恩来、王若飞一起与蒋介石会谈。毛泽东有时也请美国大使赫尔利参加,一起与蒋介石等共同会谈,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来渝寻求战后和平民主建国共识的诚意。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广泛会见了重庆各界人士,宣传了共产党和平民主建国的政治主张,也听取了各界人士对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所发表的各种意见。在重庆,毛泽东主动接触国民党的各派人物,他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国民党是一个政治联合体,要作具体分析,也有左中右之分,不能看做铁板一块。”
9月3日,毛泽东去陶园拜访戴季陶。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们曾在广州共事,后来因政治分野,自然成为陌路乃至政敌。毛泽东的主动拜访,使戴季陶感慨系之。后来,他向张治中表示,欲尽地主之谊,与毛泽东“联杯酒之环”,因有诸多不便,只能委托张治中代约。在致张治中的信函中戴季陶说:“前日毛先生惠访,未能畅聆教言,深以为歉!”“一别二十年,此二十年一切国民所感受之苦难解决,均系于毛先生此次之欣然惠临重庆,不可不一聚也。”毛泽东等如约出席。
1945年9月20日,毛泽东在秘书王炳南的陪同下,登门拜访陈立夫。交谈中,毛泽东回顾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又谈到有陈立夫参加启动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以来的风风雨雨,希望国民党认清人心所向,不要重蹈覆辙。陈立夫则表示,对这次国共合谈,愿意“立新效力”。
对毛泽东登门拜访戴季陶、陈立夫这些长期一贯反共的国名党人,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却是疑团莫释。毛泽东对身边人员解释说:“他们确是一贯反共的。但是我们来重庆干什么呢?不就是为了跟反共头子蒋介石谈判吗?国民党现在是右派当权,要解决问题,光照做牌不行,他们是赞成与我们合作的,但他们不掌权。解决问题还要找右派,不能放弃和右派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