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火中永生——叶挺

04-29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只期待这一天,地下的烈火腾升,将我和这一口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首诗是红岩烈士在狱中的真是写照,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叶挺将军。

叶挺198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北伐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独立团团长、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等职,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代理前敌总指挥,后参加广州起义,任起义军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海外而脱党。抗战爆发前,叶挺回到祖国,国民党许以高管厚禄,要他反共,但遭到拒绝。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江南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在叶挺的领导下,新四军纵横驰骋于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与日伪军作战4000余次,战功卓著。毛泽东高度评价:“军长叶挺,领导抗敌,卓著勋劳。”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以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从安徽泾县云岭北移,6日进行到茂林地区,突遭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包围袭击,经过7个昼夜浴血奋战,除1000多人突出重围,一部分被俘外,数千人壮烈牺牲,副军长项英被杀,叶挺舍生赴敌营谈判,被拘留,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后叶挺被辗转关押于江西上饶、广西桂林七星岩,蒋介石曾以高官厚禄相利诱,都遭到将军的严词拒绝。

1942年1月3日,叶挺将军被押送至重庆。将军下飞机时手提一盏灯,别人问白日为何举灯,叶挺回答说天还未明!天还未明,这是对国民党的黑暗予以辛辣的讽刺,也表明将军绝不屈服的意志。

自从被囚禁以来,为抗议国民党的无理关押,叶挺一直拒绝理发,到重庆时,已须长数寸,发若秋草,当时蒋介石派陈诚来做叶挺的工作,听说陈诚将要探望,戴笠指示沈醉,立刻带上新衣和理发师前去,敦劝叶挺理发更衣。无论沈怎样劝说,叶挺只坚持一条,不获无条件释放,绝不整容。

不日,陈诚来到狱中,希望叶挺能够出狱担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遭到了叶挺的严词拒绝,并严声质问:“蒋介石有什么理由袭击新四军,为什么捏造叛变的罪名把我扣押,把新四军指战员镣铐加身投入监狱?为什么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做出这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接着他又表示:除恢复新四军,继续由他担任军长,其他职务概不考虑。陈诚见叶挺态度如此,只好告退而去。

眼见众多说客都以失败告终,1942年5月12日,由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郭忏作陪,蒋介石亲自劝降,威逼利诱,但都被叶挺巧妙的顶了回去。

知道不能征服叶挺,蒋介石撕下了温柔的面纱,下令取消对叶挺的“优待”,移禁白公馆看守所。

叶挺夫人李秀文,一直不知道丈夫的下落。1942年10月,她终于通过李济深的关系,打听到丈夫被关押在重庆。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戴笠才将李秀文母女接到歌乐山下五灵观招待所与叶挺相见。当见到长发长须的叶挺时,李已泣不成声,叶将军见到母女二人,也悲喜交加。李秀文还带来了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以及各界进步人士的问候和敬意,这使叶挺非常激动,想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他身处逆境时,时刻关心着他的安危。党的关怀,使他坚定了把牢底坐穿的决心。他热血沸腾起来,挥笔写下了著名的诗歌《囚歌》。

《囚歌》写成后,由叶夫人带出及时交给郭沫若,这首被郭誉为“用生命和血写成的真正的诗”,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传颂。

由于我党的不断营救,迫于社会的舆论压力,1946年3月4日叶挺将军被释放出狱。第二天,将军即致电中国共产党,申请重新加入党组织。毛泽东亲自修改了同意叶挺将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复电。

不幸的是,同年4月8日将军乘飞机去延安时,飞机在山西黑茶山失事,叶挺将军不幸遇难。

将星陨落,苍天生恨,山河同悲。

中共中央在延安为“四八”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掉大会,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四八”烈士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