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轰炸硝烟里吹响的抗战号角

04-29

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军为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日意志,对中国陪都重庆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无区别大轰炸。据统计,日机空袭重庆共达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幢和学校30所,给重庆人民带来沉重的伤害。

日军初期对重庆主要实行试探性轰炸,出动的架次较少,对市区的破坏也相对较小。随着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日机空袭迅速升级,对重庆市区的轰炸也越来越猛烈。就在10月19日的凌晨,刚刚经历一场大轰炸的棉花街市民突然发现街上出现了色彩鲜艳的手工壁报,十分吃惊,纷纷阅读。壁报第一版《目前抗战形势》;第二版、第三版主要是抗战消息报道,第四版为《火炬》。第一版下部为彩色《武汉大会战形势略图》。壁报中还特别提醒大家要将白色墙刷成灰色或灰黑色,白色墙很危险,空袭目标大。

该壁报的编辑张贴者正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地下党员李荣模。“七七”事变后,重庆最先出现了职业青年互助会,在南方局秘密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方式之一即是编排、张贴壁报,宣传抗日救亡。李荣模居住在重庆市区繁华的棉花街,他参加了互助会并于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重庆大轰炸后,李荣模以商人的身份,白天经商并搜集资料,夜里则负责编排壁报。次日清晨,借买菜之机,迅速将壁报张贴出去,还抽空调查看报人数,并与市民一起阅读,议论壁报、标语的内容。待张贴一段时间就换上新的,并取下旧的保存。

自1938年10月19日起,李模荣共编辑、制作并张贴了8期《棉花街壁报》,多数是在大轰炸最严酷的1939年5月到7月间赶制的。他编排的壁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不仅记载了重庆大轰炸的惨烈、中国空军的战果,更以短讯、歌谣、漫画等多种通俗形式,激励群众抗战热情,鼓舞群众抗战意志,展示了中国人民“愈炸愈强”的顽强精神。尤其是第4、5、6期,刊出了日军对重庆惨绝人寰的“五三”、“五四”大轰炸,展示了重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记录了敌机轰炸的罪行,再现了山城人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重建家园的感人情景。